左左的北漂20年:夢想與堅持的征程



大家好,我是左左,博陽網絡的創(chuàng)始人。2005 年 3 月 5 號,長沙火車站,我懷揣著家里人給的 300 塊錢,以及好不容易從朋友那里借到的 500 塊錢,踏上了北上之路,開啟了我人生的**次打工生涯。那是 “春運” 期間,從長沙到北京西的這趟 T147 還是臨時加的車次。我手里拿著無座票,擠進了那趟擁擠不堪的列車。車廂里人多得超乎想象,廁所里都站滿了人,我就這樣在逼仄的空間里,開始了長達 30 多個小時的煎熬之旅。
每到一個大站小站,列車都會停下,人群的嘈雜聲、孩子的哭鬧聲交織在一起。我時而靠著車廂門,時而蹲在角落里,疲憊和對未來的迷茫交織在心頭。但心中那團夢想的火焰卻從未熄滅,我告訴自己,一定要在北京闖出一片天地。
終于,火車抵達了北京西站。我拖著沉重的行李,人生地不熟的我,在這座陌生的大城市里有些不知所措。費了好大勁,我才找到 52 路公交車,當那莊嚴雄偉的天安門出現在眼前時,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動。小時候只在黑白電視里看過的畫面,如今真實地展現在眼前,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。
我在朝陽區(qū)橫街子城鄉(xiāng)結合部找了個小平房安頓下來,開始了找工作的日子。為了省錢,我連續(xù)吃了快一個月的打鹵面,2 塊錢一碗,加一個雞蛋 0.5 元,每天都要糾結要不要加個蛋來補充一下營養(yǎng)。那時*大的愿望,竟然是等有錢了能吃份回鍋肉蓋飯改善一下伙食。
日子過得很艱苦,我搬家好幾次。大夏天頂著 40 度的高溫,我在成壽寺租了個雜物間,每月 180 元。房間里悶熱得像蒸籠,我卻沒舍得買個電風扇,晚上熱得難以入睡,就用濕毛巾擦擦臉,勉強熬過一個個炎熱的夜晚。
折騰了大半年,我干過房產中介,每天四處奔波帶客戶看房,卻常常遭遇冷眼和拒*;還做過手遞手報紙銷售,在大街小巷吆喝著賣報紙;更慘的是,被木樨園勞務中介騙過錢,那段經歷真的太過曲折。但我沒有放棄,一直在努力尋找機會。
終于,我找到了一份從事網站建設開發(fā)的銷售工作,月薪 600 元。我特別感謝人生中的兩位貴人,嚴哥和李總,是他們給了我這個機會。剛開始的 3 個月,我 0 業(yè)績,心里著急得不行。老板找我談話時,我心想估計得被開除了。沒想到老板卻和我長談了一次,問我生活中和工作中有什么困難。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溫暖和鼓勵,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做出成績。
白天,我不停地打電話聯系客戶,晚上就自學編程和設計,加上自己中專學過一點計算機專業(yè),進步很快。終于,我在公司有了點小成績。從 2005 年底到 2007 年底,那時候我連續(xù) 2 年在公司月月是銷售冠軍。
偶爾工作日沒事的時候,我就去逛逛潘家園。有一次,我竟然見到了董浩叔叔,他可是我小時候的偶像呢,那一刻,我感覺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些。平時沒事的時候,我還自己做了個營銷網站練練手,照片是當時隔壁屋的鄰居幫忙拍的。記得那時候每天都要穿正裝見客戶,一個人默默地努力著。
2008 年,我的工作慢慢步入了正軌,還找到了相伴一生的愛人。這一年,我從網絡公司離職,開始著手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。當時在豐臺區(qū)的芳馨園,后來又搬到百子灣家園。為了拓展業(yè)務,我積*主動地參加在北京的老鄉(xiāng)聚會,希望能結識更多的人,尋找合作機會。同年,我有幸?guī)е系苋⒂^了奧運會,那是一段難忘的經歷,讓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。
一年之后,團隊正式搬到了國貿的 soho 現代城,開始了公司化運營,我們也組織各種團建活動,大家一起為了夢想努力奮斗。2009 年,我買了人生的**輛車,還沒開過 3 天,就和一個拉水泥的大罐車成功剮蹭,賠了 200 誤工費,還得自己修車,當時真的有點心疼,但這也是成長的一種經歷吧。
同年,由于公司效益還行,我打算年底結婚,開始張羅買房子。北京的房價實在太高,我又開始在環(huán)京燕郊看房,總算擁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,53 平米,雖然很小,但也很溫馨。我和談了 3 年的女朋友結婚了,那一刻,我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報。為了推廣公司業(yè)務,我不斷學習,接受采訪,那時候主要給企業(yè)開發(fā)網站和做百度 seo 等業(yè)務。
在這期間,我參加各種互聯網大會,也見識過好多互聯網大佬,周鴻祎、雷軍、阿里的張勇、蔡文勝等等。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,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在這個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信心。2012 年公司在原址重新裝修,再度啟航,我們經常加班加點趕項目,雖然辛苦,但卻很快樂,因為我們在為夢想拼搏。清華大學、慧聰網、華勝天成、美國信息產業(yè)機構、北京金融學院、礦業(yè)大學、清華紫光等眾多名企名校都成為了我們的客戶,這讓我感到無比自豪。
2013 年,我把開了 5 年的橙色通用換成了奧迪 Q3 小鋼炮,還和朋友們一起去爬了野長城,站在長城上,我俯瞰著遠方,感慨著這些年的奮斗歷程。2014 年,由于各種原因我與合伙人分道揚鑣,一切歸零。但我沒有氣餒,帶著幾名技術人員,重新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。
因為買了房子在燕郊,之前自住的房子有點小了,我又買了一套小 3 居,就把之前住的當辦公室用。之后,我迎來了新的生命,我當爸爸了。每天不用花 3 個小時在路上,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孩子與家人,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幸福。2016 年,我把奧迪又換成了路虎,生活在一步步變好。
如今,我已奔四了,深知 “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”,平時沒事就多鍛煉身體。這就是我,一個普通 IT 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 20 年。我依然在路上,期待與你合作,一起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可能。